王省哲

王省哲,男,1972年出生于陕西扶风,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习经历

1991年9月-1995年7月在澳门游戏网上官方版力学系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95年9月-2000年7月在澳门游戏网上官方版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学习(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1年1月-2001年12月在韩国汉阳大学应用力学与结构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12月-2003年12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微机械系统研究中心开展访问研究工作;2009年7月-1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集团以高级访问研究员身份开展合作研究。

工作经历

教学及指导研究生情况

长期坚持在教学和科研一线,为师重道、立德树人。在教学方法革新、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并获成效。

先后为本科生主讲《弹性力学》《数学物理方法》《复变函数》《计算力学》《板壳理论》等,主讲的《计算力学》于2010年入选甘肃省精品课程,主持澳门游戏网上官方版教学团队建设、示范课程建设多门次;先后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20余人次、指导本科生“君政学者”项目以及科研训练项目10余人次;连续三届组织和指导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以及2019、2020年国际工程力学竞赛,学生10余人次获得全国二、三等奖,亚洲赛中特等奖和一等奖,国际赛中获团队、个人三等奖等。

为研究生主讲《力学中数学方法》《耦合场理论与方法》《超导结构的物理与力学基础》《电磁固体力学》等。指导博士生20余人(其中毕业11人)、硕士研究生近40人(其中毕业30人)。指导的研究生中,近六年来先后有3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5人获中央高校科研专项优秀研究生科研项目;2名在读博士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分别赴美国北卡罗纳州立大学、意大利国际超导技术与应用实验室访问交流,2名博士毕业生先后赴美国MIT和加州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4名博士毕业生入职第一年便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6位博士毕业生留在西部高校和在兰中科院研究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人分别入选中科院“西部之光”和“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支持项目,4人晋升为副高职位,1人破格晋升青年研究员,均成为所在单位的青年骨干。

发表论文及专著

长期围绕新能源重大战略需求的热核聚变ITER大科学工程及其关联的电磁结构多场耦合力学基础问题,以及超导结构极端多场下力学实验与测试仪器研发开展研究。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2篇学术论文获国际学术期刊奖励);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向企业转让2项)、软件登记权4项;参与承担国家重大仪器研制专项并成功研制了国际上首台全背景场超导材料力学测控装置,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相关研发技术和专利已推广应用,为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制超导材料可视化力学测试设备4台(套)等。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先后在《力学与实践》《高等理科教育》上发表教学类论文3篇,出版《计算力学》教材1部等。

研究方向

荣誉、获奖

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09,排名:2/4)、甘肃省教学成果奖1项(2012,排名:1/4)、甘肃省教学名师(2019)、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2009)、中国力学学会全国优秀力学教师(2006)、国际工程力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9、2020)等。主持了教育部理论与应用力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甘肃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等。先后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6,排名:3/7)、技术发明一等奖(2019,排名:2/6)、甘肃青年科技奖(2007)、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2008)、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006)等。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

社会工作

曾任教育部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固体力学学报》编委等。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力学学会理事长、《力学与实践》《声学与振动》期刊编委等。

其他信息